新派訊 初秋時節,走進濰坊臨朐柳山鎮的田間地頭與產業園區,處處可見忙碌又充滿生機的景象:維納斯黃金蘋果示范基地里,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枝頭;藍莓日光溫室中,數字化設備精準調控著溫濕度;冷鏈物流倉庫內,剛采收的瓜菜正有序入庫——這是柳山鎮立足傳統優勢產業,以“創新鏈、供應鏈、銷售鏈”深度融合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的生動縮影。如今,這里不僅農產品產量品質雙提升,更讓村集體腰包鼓起來、農戶日子甜起來,為區域農業現代化蹚出了堅實路徑。
科技賦能 “種”出好效益
“創新鏈”上結滿“金果子”
“以前種蘋果靠經驗,現在靠科技!這百畝示范基地,豐產期一畝能收5000斤,俺們村集體一年能多賺40多萬,俺家幾畝地除了租金,還能再分700塊錢分紅!”柳山鎮英山河村農戶王立生指著自家流轉給示范基地的土地,算起增收賬時笑容滿面。
作為柳山鎮產業升級的“突破口”,百畝維納斯黃金蘋果示范種植基地早已成為當地的“明星項目”。而在藍莓種植領域,科技的力量更讓產業煥發新活力。該鎮引進“豐年年”科技團隊,用數字化手段優化灌溉、施肥、溫控等生產環節,不僅讓藍莓品質顯著提升,上市時間還足足提前了4個月。“早上市就能賣好價,現在周邊村民跟著建了40棟日光溫室,光藍莓年產值就超8000萬元!”柳山鎮黨委委員李強介紹,如今全鎮同類產業已實現“統一生產標準、統一經營管理”,規模化、集約化的競爭優勢越來越明顯。
(數智藍莓產業園)
配套升級 “串”起全鏈條
“供應鏈”上打通“致富路”
“種源是農業的‘芯片’,有了好種子,收成才有保障!”在柳山鎮200畝禹佳種業核心繁育基地里,技術員正忙著查看玉米、白菜良種的生長情況。這個繁育基地不僅為當地筑牢了種源基礎,還輻射帶動周邊3500畝土地發展優質良種產業,逐步構建起“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體系。
前端有良種,后端有保障。為解決農產品“保鮮難、銷售急”的問題,柳山鎮實施千噸級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項目,補齊冷鏈物流短板。“以前菜摘下來得趕緊賣,遇到行情不好就虧了,現在有了冷庫,想啥時候賣就啥時候賣,錯峰銷售能多賺不少!”種植戶李金軍說。如今,從種苗繁育、標準化生產,到現代化倉儲保鮮、多渠道銷售,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已在柳山鎮成型,還創造了50多個本地就業崗位,村民們既能拿土地流轉金,又能掙務工薪金,年底還有產業分紅,多重收入讓日子越來越穩。
(大棚內藍莓樹長勢旺盛)
模式創新 “銷”出好價錢
“銷售鏈”上筑牢“定心丸”
“跟公司簽了保底采購合同,種啥、種多少、賣啥價都定好了,再也不用愁銷路!”種植戶王金章手里攥著與千喜鶴集團簽訂的采購合同,心里格外踏實。
為讓農戶“種得好、賣得好”,柳山鎮創新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引入千喜鶴集團中央廚房直采基地項目,與農戶直接簽訂保底采購合同,明確品種、數量、質量和價格,構建起穩定的產銷關系。目前,該訂單模式已覆蓋鎮域3處產業園區,解決了110戶農戶瓜菜產品的銷售“后顧之憂”。“有了大企業的‘銷售快車道’,就算市場有波動,俺們的收入也有保障,年均能多增收370萬元呢!”村干部王明學介紹,這種可復制、可持續的模式,正為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持續注入動力。
如今的柳山鎮,以“三鏈”深度融合為抓手,讓農業產業既有“科技范兒”,又有“煙火氣”,不僅推動了農業現代化發展,更讓越來越多的村民在產業升級中共享發展紅利,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行。
(大棚藍莓管護場景)
新派融媒體記者:賀德良/文圖
通訊員:魏先萍 劉敏 劉銳
編輯:劉曉哲 劉德增
一審:賈春毅
二審:孫瑞永
三審:管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