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免费-久久国产精品偷-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派新聞
歷史建筑講故事 | 高密鳳凰閣:一座城的“文化印記”
2025-09-10 12:52:55 編輯:張永超

  新派訊 走進濰坊高密市鳳凰公園,沿著郁郁蔥蔥的小路前行,一座飛檐翹角的建筑漸漸映入眼簾——朱紅的立柱撐著閣頂,金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泛著溫潤光澤,這便是高密人熟知的鳳凰閣。作為“鳳城”高密的文化標志性建筑之一,這座建于20世紀90年代初的閣樓,承載著市民的日常休閑時光,藏著這座古城的歷史密碼。

鳳凰閣現狀:古意與生機交織的“文化客廳”

  鳳凰閣建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地處古城嶺和金岸嶺連接處,閣東為漢代夷安城舊址(今古城中學)。鳳凰閣巧妙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設計語言,一樓為平層建筑,二層上有閣式建筑,余為廣場,供游客登高、休閑之用。

  鳳凰閣一樓分為東西南北四個廳,目前主要應用于美術館和日常書畫展覽等活動,其中東廳為姜一涵美術館,南廳為邵力華美術館,工作人員介紹,這里常年不定期舉辦各類書畫展覽,已成為高密市重要的文化宣傳陣地。

  登上二層,視野豁然開朗。木質回廊環(huán)繞著寬敞廣場,幾位游客正憑欄遠眺,公園風景盡收眼底。二層正中的閣式建筑現為“高密歷史名人館”,內有高密28位歷代名人的典故,通過圖文并茂的展板或雕塑等形式生動呈現。

  鳳凰閣最引人注目的是細節(jié)中的文化符號。閣頂琉璃瓦在陽光下流光溢彩,呼應著高密“鳳城”的吉祥寓意;欄桿紋飾則巧妙地融入“高密三絕”(剪紙、泥塑、撲灰年畫)民俗元素。這些設計讓整座建筑成為地方文化的立體展廊,無聲地訴說著這片土地的文脈傳承。

  2021年7月14日,鳳凰閣被高密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高密市第二批歷史建筑”,列入重點保護名錄。這份認定讓這座兼具文化價值與民生功能的建筑,多了一層厚重的保護底色,意味著這座承載著城市記憶的建筑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

高密與鳳凰:流傳千年的“鳳城”傳說

  一座建筑的價值不僅在于它的形制與功能,更在于它所能喚起的情感與記憶。鳳凰閣如此,高密城亦如此。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鳳凰不再只是傳說中的神鳥,更是融入城市血脈的文化基因,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物質與精神的文化符號。

  鳳凰閣之所以名為鳳凰閣,自然與高密作為“鳳城”的文化象征密切相關。而高密之所以被稱之為“鳳城”,則與其地形密切相關。城南的平安嶺高昂如鳳首,城東的長陵和城西的金岸嶺猶如鳳之雙翼,縣治夷安城堪稱鳳驅,南關兩口八卦井為鳳凰雙目,而小康、小辛二河穿城北流,尾閭擺動呈扇形放射狀,恰似鳳尾。從空中俯瞰,高密城地形宛若一只展翅鳳凰。由于這種奇特的地貌特征,當代學者把高密稱之為“鳳城”。

  然而,高密與鳳凰的淵源遠不止于此。深入探究,這種聯系已經深入這座古城的文化血脈。除了地形地貌,高密與鳳凰的關聯有一說還源于東夷族的圖騰崇拜。高密古代是東夷族的活動區(qū)域,東夷族把鳳凰當作祖先圖騰,認為鳳凰是吉祥、美好、神圣的象征。東夷族的圖騰崇拜在高密留下深深的印記,高密前冢子頭遺址即出土過戰(zhàn)國時期類似于鳳鳥的陶器,高密的一些老地名,像“棲鳳樓”“鳳凰臺”“鳳臺埠”等,都和鳳凰有關;還有一些民俗活動,比如過年時貼的窗花、掛的燈籠,很多是鳳凰造型,這都是圖騰崇拜的傳承。

“鳳城”高密:千年古城的歷史變遷

  沿著歷史的脈絡回溯,高密這座古城的千年變遷徐徐展開。“高密”地名文獻中最早見于《史記·樂毅列傳》:“趙且為秦所滅,亡之齊高密。”

  高密在春秋時期縣境為萊國夷維邑,后歸齊地。秦置高密縣,西漢時曾為膠西國、高密國都城,幾經廢立。東漢復設高密國,西晉分城陽郡之十一縣為高密國,都黔陬,高密城降為縣治。劉宋時縣屬青州高密郡,北魏改屬膠州高密郡。隋初改膠州為密州,縣屬密州,后改密州為高密郡,縣屬高密郡。不久高密縣治由高密古城遷至膠河畔,后毀于戰(zhàn)亂。唐武德年間,遷至故夷安城舊址,此后城址基本固定。元明清各代均屬山東轄下州府,城池歷經修筑。

  縱觀高密歷史,這座城市的發(fā)展軌跡與鳳凰的象征意義有著驚人的契合。鳳凰代表著重生與復興,而高密城也屢經廢立、遷徙,卻總能煥發(fā)新的生機。這種與鳳凰精神的契合,或許正是高密人與這座建筑產生深深情感紐帶的原因。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鳳凰閣不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種象征,象征著這座城市及其人民在歷史長河中展現出的韌性、智慧與生命力。

  鳳凰閣靜靜矗立在山嶺之上,守護著這座鳳凰之城,也守護著千年不絕的文化傳承。

來源:新派客戶端

新派融媒體記者:王魯萍/文圖

編輯:張永超 李新花 劉曉哲

一審:賈春毅

二審:孫瑞永

三審:管延會


新派新聞
新聞熱線:2998776
版權所有 ? 濰坊市融媒體中心
魯ICP備0902118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