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免费-久久国产精品偷-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派新聞
千帆競發勢如虹——聚焦濰坊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三策
2025-09-14 23:04:41 編輯:張永超

  新派訊 “大省挑大梁”,當山東正“努力成為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濰坊依托雄厚的產業基礎、科創資源,以一域之進,實現山東兩大都市圈的中部突破,在區域經濟突圍戰中書寫著人才破局新章。

  在濰坊這片創新創造熱土,傳統產業與新興賽道交相輝映:濰坊的工業規模全省第二,制造業在全國占據一席之地,孕育出了25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178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總數位列全省第一……每項細分冠軍都在改寫中國制造的精度與高度。而當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來臨之際,這座制造業大市不僅在動力裝備、新型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上持續鞏固提升,更在數字經濟、磁懸浮等新興產業領域實現了迅速崛起。

  支撐這場突圍戰的核心密碼,正是人才。8月28日,濰坊市創新發展大會提出,將縱深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聚力建設高質量人才強市。

  聚焦“人才第一資源”,濰坊緊扣人才“引育用留”全鏈條持續發力,讓頂尖智力資源在經濟主戰場精準落地,以人才活力厚植發展動能,以智力優勢鑄就發展勝勢,為城市向上突破夯實堅固的基座。

勇于首創敢突破

在更高站位上創新人才工作模式

  區域高質量發展是一場艱苦的競速賽、耐力賽、接力賽,是涉及創新動力、經濟實力、內生動力、城市活力的綜合較量。如何在競速中拓出適合城市高質量發展躍升的新賽道?

  人是關鍵變量,改革創新是不二選擇。

  “科技人才副總是一項非常好的機制,讓高校院所教授們的科研成果從校園走進企業,形成了產業,在企業任職也讓我們的研發更有方向。”山東大學教授馬曉鵬說。在濰坊新力超導磁電科技有限公司擔任科技人才副總2年多時間里,他幫助企業和山東大學合作建立了磁共振技術聯合實驗室,一起攻克高場強專科化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中高端成像序列等共性關鍵技術,在國內專科化核磁共振成像領域是首創,助力企業實現1.5T和3.0T全身型磁共振超導磁體批量生產。

  “智聯百校·賦能千企”行動成為濰坊打造創新生態圈的突破口,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率隊走進北大、清華等30多所高校對接,以一座城的誠意與禮遇廣納賢才。

  堅持“企業出題、政府牽線、高校答題、轉化落地”,“智聯百校”鏈接起企業這一創新主體與高校院所這一創新策源地,通達133家知名高校院所。698名專家人才下沉濰坊縣市區擔任科技副職、企業科技人才副總,180名干部常駐高校院所擔任科技人才專員,推動合作共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卓越工程師實習實踐基地、西北工業大學汽車精密行駛件研究中心等133個校地校企合作平臺,落地轉化1053項科技成果。

  工信部直屬高校走進濰坊暨2024中國·濰坊高端人才技術成果交流會現場

  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濰坊組織舉辦“山東大學濰坊日”、工信部直屬高校走進濰坊暨2024中國·濰坊高端人才技術成果交流會、高端人才交流對接等系列活動,即將舉辦2025先進技術成果轉化山東行(濰坊)暨重點高校校地合作對接交流會,加快引進高層次人才、深化校地交流合作、推動先進技術成果轉化。

  以專屬節日的形式形成更為持久、更具影響的聚才效應。市委、市政府將9月27日確定為“濰坊人才日”,彰顯了濰坊重才愛才誠意,也體現著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的決心。

  這種決心,首當其沖就是強力的政策支持。

  濰坊聚焦產業發展需求,強化人才政策精準供給,堅持“最優加一點”,先后制定“人才新政30條”“青年人才集聚18條”等系列引才政策,疊加效應、撬動效應、磁吸效應持續增強。

  以城之名,興才愛才。濰坊頂格設立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創新推行“三個一”行動,每位縣委書記每年確定一個人才工作項目、打造一個工作品牌、建設一個高能級平臺,強化“一把手”抓“第一資源”。健全組織、教育、科技、工信、人社等部門協同會商機制,壓緊壓實“管行業就要管人才”責任。

  為在更高站位上創新人才工作模式,從量身定制的政策支持,到充足優質的創新空間,濰坊以全方位保障體系,構建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強磁場”,在這片改革底蘊深厚、創新基因綿長的土地上,人才活力奔涌澎湃。

  山東澤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里,工程師們正在調試機器。(新派融媒體記者 鞏建國 攝

聚焦產業發展

在更高層次上壯大人才隊伍

  創新要素的生命力在于精準匹配,濰坊市招引人才不“唯帽子”“拼頭銜”,立足點是匹配產業需求。

  濰坊以產業需求為錨點,撬動人才、技術、資本高效協同,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依托重大科技項目實施主戰場、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第一線,“一人一策”引進頂尖人才;緊盯“9+3+N”重點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延攬領軍人才;分產業建立人才需求目錄,探索“云招才”“大賽引才”“濰才回歸”新模式。

  在京津冀、在長三角、在大灣區,濰坊發出“城市合伙人”的邀請:

  聚焦打造京魯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錨定“9+3+N”重點產業鏈發展需求,聚焦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發布“招賢令”;

  摸排發布1059家企業1.6萬名人才需求,組織重點企業赴京舉辦京津冀地區“雙招雙引”推介活動;

  與40余名“兩院”院士、專家洽談合作,開展濰坊籍博士青年人才“家鄉行”、清華北大學子濰坊行、名校直通車等活動100余場。

  匯智聚力帶來的是千帆競發、萬馬奔騰,一場關于人才與產業的“雙向奔赴”正在增色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篇章。

  濰柴智能制造生產車間

  在濰柴集團,“博士開放日”七屆如一日的堅持,如同亮起的燈塔,吸引了133名博士跨越山海而來,更與全球頂尖高校“訂單式”培養工業4.0精英,讓創新的薪火在世界級實驗室里熊熊燃燒;

  在青州市,“青雁智聯”平臺織就一張覆蓋天下的鄉情才智網,引回180余項高層次人才項目;

  位于峽山區的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成為頂尖人才的“強磁場”,引進高層次研發人員852人,其中博士192人,更在全球率先構建西瓜屬超級泛基因組圖譜、小麥完整基因組圖譜,讓濰坊農業乘東風,逐鹿國際舞臺。

  以人才鍛造產業實力,引領城市能級向上躍升。“引進一個人才,集聚一個團隊,培育一個企業,帶動一個產業”的產才融合生動實踐,正在濰坊大地生機勃發。

  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

厚植成長沃土

在更高標準上涵養人才發展生態

  在不進則退的新一輪城市競速賽中,濰坊將人才作為發展的關鍵變量,在更高標準上涵養人才發展生態,從“人口紅利”的發展路徑向“人才紅利”躍遷。

  濰坊建成濰坊人才公園,評選首屆濰坊杰出青年人才和卓越技能大師,獎勵人才濰坊伯樂,暢通高層次人才服務綠色通道,發放“濰坊惠才卡”2796張,籌建人才公寓1.1萬余套,全力解決人才住房安居、子女教育等關鍵事項,營造了尊才愛才的濃厚氛圍。

  天維膜公司的股權激勵,讓科學家轉身為“合伙人”,共享創新紅利;富康集團的智能工廠,則以“無人化車間”和“智慧倉庫”的現代化圖景,為人才施展抱負提供世界級的舞臺。這充分說明,傳統土壤中生發出眾多創新實踐,離不開企業的努力、高校院所的合作,也離不開城市氛圍的營造。

  濰坊力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車聰聰原先在中國中車集團工作,三年前,他應大學室友王立峰邀約來到濰坊。這些畢業于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年輕人有個共同夢想:聚焦實業痛點發揮所學,用技術創新改變行業現狀。立足濰坊雄厚的產業基礎,他們成功研制了真空磁懸浮飛輪儲能系統,并應用于國內最大的飛輪儲能獨立調頻電站——乳山調頻電站。系統將電網調頻響應速度從秒級提升至毫秒級,能量轉換效率由45%躍升至85%以上。

  這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人才競爭的本質:城市真正的吸引力,不僅在于給予多少,還在于成就多少。

  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濰坊搭建高能級平臺載體,為一流人才提供一流平臺,在更高標準上涵養人才發展生態。

  濰坊省級以上創新平臺發展到952家,其中,全國唯一的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推動科技部“氫進萬家”示范工程在山東率先落地,內燃機與動力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四度刷新世界紀錄,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省產研院共建濰坊先進光電芯片研究院,水動力平臺成為全省唯一國家實驗室——嶗山實驗室的核心組成部分。

  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成果展

  與此同時,山東大學濰坊研究院和元宇宙產業研究院、工信部直屬高校先進技術成果濰坊轉化基地落地建設,加速創新資源匯聚,全力支撐人才挑大梁、當主角。

  魚無定止,淵深則歸;鳥無定棲,林茂則赴。濰坊積極開展人才生產、生活、生態環境建設,構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務生態體系,打造“人才無憂之地、人才活力之城”。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重點人才185人、泰山系列人才441人、市級重點人才647人,人才資源總量達249萬,人才綜合競爭力走在全省前列。

  濟濟多士,人才蔚起。在濰坊,優勢產業蓄勢待發、未來產業布局謀篇定向、高能級平臺涵養高質量發展的底氣和信心,每一滴人才“活水”都能在濰坊創新創造的浪潮中奔騰不息,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來源:新派客戶端

編輯:張永超 劉德增 李婕寧

一審:賈春毅

二審:孫瑞永

三審:管延會


新派新聞
新聞熱線:2998776
版權所有 ? 濰坊市融媒體中心
魯ICP備09021188號